武汉角钢-国内钢铁业“复苏”不定和钢价上涨幅度减缓
国内武汉角钢钢铁业“复苏”仍是个大问号 去年,我国累计出口钢材5573万吨,占全部钢材产量的8.3%,这也成为国内庞大钢铁产能的重要出路之一。然而新年伊始,一轮反倾销反补贴,却令钢铁出口陷入危机。春节后国内大型钢企纷纷宣布上调3月出厂价,一方面价格上涨,一方面供过于求,给今年国内钢铁行业的“复苏”带来不确定因素。 我国已在光伏、风电等多个领域遭遇欧美国家的“双反”调查。行业人士表示,这些遭遇“双反”的行业与此次的钢铁业一样,竞争力明显,但同时存在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以钢铁行业为例,去年我国出口钢材规模同比增长14%,近三年来我国钢材出口年复合增长达到33.96%,而进口钢材量逐年下降,去年同比减少12%。在此背景下,仅在2月,欧盟、美国和澳大利亚就发起三起对华无缝钢管和热轧钢等产品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1月底,加拿大也针对我国镀锌钢丝和热轧钢板发起贸易救济调查。 “双反”阴影下,武汉角钢国内钢市最近出现许久未见的涨价,宝钢、武钢、首钢、鞍钢相继上调钢材3月出厂价格,主要品牌上调100元-300元不等。“双反”导致出口受阻,大量钢材产品可能回流国内,为何此时钢厂还要上调价格? “成本上涨是调价的根本原因。”知名机构研究员王清介绍,去年四季度以来,进口铁矿石价格一改此前低迷,进入快速上涨通道,同时带动国产铁精粉、炼焦煤、冶金焦和废钢价格逐月上涨。钢贸行业人士告知记者,春节一过,冷清了一整年的钢铁市场迎来“开门红”,螺纹钢、线材、热卷、冷轧、中板等现货价格明显上涨,但随着汽车、基建等产业的回暖,钢材需求旺季的迹象也开始显现。 但市场回暖并不能掩盖今年国内钢铁产业的困境。中钢协在今年初的信息发布中指出,去年我国钢铁产业总产量、固定资产投资等均有同比下降,但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总投资过大形成的新增产能势必加大当前产能过剩的压力。“不管有没有 "双反",关停并转、提高门槛、控制产能都已是"火烧眉毛"了。”王清表示,除了产能控制,还需加速提高国内钢铁产品的附加值,比如当前有观点认为降低进口就能应对“双反”,但目前我国在高端钢材领域还存在短板,武汉角钢要想替代进口钢材,必须在技术方面加大投入。 钢价后期上涨幅度减缓 回调几率大 钢企网资讯中心综合报道 新年开市的第三天,期货市场表现未能延续往年的“开门红”,先是日低开,冲高回楼,第二个交易日有所上涨,但周三依旧高开低走,对于当前需求未有量性释放,靠虚高的炒作难以扶持后期的价格走势。 资本市场失利多 资本市场节后“开门红”的相继落败或将在本周后期逐渐向现货市场传导,在需求没有完全恢复启动,武汉角钢建筑钢材库存持续快速上升的情况下,建筑钢材价格的调整幅度仍旧要大于板材产品。但是原料成本较高,钢厂出厂成品材价格较高,将是支撑并提振后期价格再度上扬的动力。因此,在未来一个月内,钢价再度上涨仍旧可期,但是短期内,钢价将面临调整回落压力。 节后库存大幅攀升 节后钢材社会总库存回升明显。环比来看,截至2月15日,钢材社会库存较节前最后一周上升11.9%,较2月1日回升16.7%,节后库存涨幅要略高于去年的水平。 总体来看,由于成本支撑、钢厂积极上调出厂价以及市场对需求恢复的预期,钢价短期将有望继续震荡上行,但由于社会总库存回升较大,钢价上涨的空间会受到一定限制。 3月国内政策面将成关注焦点 3月份将是全国“两会”集中召开的时间,“十八大”会议上,新城镇化建设的具体实施与房地产市场调控是否实施等一系列宏观政策的详细具体实施过程将会对螺纹钢走势产生影响。“两会”前,整个市场都在等待政策的落地,钢市也将忐忑应对,可能会出现较大的振幅。但是鉴于目前我国目前内外交困的局面,此次政策利好整个市场的可能性较大。不排除在3月初钢价出现大幅拉升行情。 下游需求后期转好 当下交易清淡 3月份之前,终端需求基本上还难以真正入市影响市场。而即使临近3月,雨雪等寒冷天气也将是开工率的主要限制因素,届时不排除将有炒做因素打压钢材价格。基本上,进入3月后,终端需求将真正开始影响螺纹钢价格。同时,今年,房地产相对复苏,加上多个大型基建等下游的实质性开工,预计今年的实际需求将超过去年,受此支撑,钢价将展开突破行情。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